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创新为驱动,以人为本,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城市管理技术深度融合为手段,对城市的基础支撑、资源环境、社会民生、产业经济、市政管理领域活动中的人物环境进行智慧化的感知、互联、协同和处理,从而创造出的一个和谐、安全、高效、幸福、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
网格化使政府各部门之间实质性的协调与联动成为现实,优化了城市综合服务管理流程和运行机制。网格化通过“网”与“格”将城市综合服务管理中的人、地、物、事、组织有效整合,构建了一个信息化、智能化、交互性的运行体系,实现了城市综合服务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一次政府基层治理模式的变革和突破。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可以在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管理格局和基层民主自治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标准和要素将城乡社区(村)合理地划分为若干网格状的单元,最大限度地整合基层现有的服务管理资源,对网格实行全方位、精细化的动态管理,为网格居民提供多元多样、优质高效的服务。将上级部门在基层设置的多个网格整合为一个综合网格,依托村(社区)合理划分基本网格单元,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环境监管、应急管理等工作,实现“多网合一”。合理确定网格监管任务和事项,科学配置网格员力量,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提高网格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新型智慧城市可以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社情民意及时收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降低刑事治安发案率、减少安全事故隐患、下降信访案件、健全基层管理、不断完善服务,以横扫城市治理的角度,增强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提升公众满意度,是提升公众满意度的迫切需要。
在城市运行工作中实施新型智慧城市,是提高城市治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建设“网格化+”新型智慧城市平台,实现市、区、专业工作部门和网格员四级联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真正整合优化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和政府数据库群,建立覆盖全时段全方位的精确、敏捷、高效、可视化的城市运行体系(城市大脑),将有助于现有体制下城市运行机制的重新塑造。
以人为本:以“为民、便民、惠民”为导向。
统筹建设:强化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统筹推进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和资源共享,注重节约,实现项目建设集约化、资源利用社会化。
因城施策:依据城市战略定位、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信息化基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科学定位,合理配置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互联互通:围绕数据汇聚和流转,打通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各环节要素间的网络互联和信息互通,实现全省互联互通。
共享协同:以集中、共享、开放为途径,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
多元参与:开展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政府、企业、居民等不同角色的意见及建议。
绿色发展:考虑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发展、低碳循环发展”为导向。
创新驱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现新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体现智慧城市与创新创业之间的有机结合,将智慧城市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 探索机制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驱动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注重实效: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便民服务水平为导向,建设实用、好用的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推进城市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本着避免政府各级部门重复建设,减少信息化投资建设成本的原则,在充分共享和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和基础数据资源的情况下,围绕“一网、一库、一平台、一朵云”进行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打造政务高效、服务便捷、管理睿智的 “网格化+”新型智慧城市信息平台发展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