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2005年8月在全国推广。概括来说,网格化管理就是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将东城区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从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了六大创新点。
一是单元网格管理法。将东城区17个街道、182个社区,划分为2322个万米单元网格,明确责任人。
二是城市部件和事件管理法。把城市的各项设施作为部件,把有关人的行为、活动、需求作为事件,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在万米单元网格图上进行精确定位,实现了管理空间、管理对象和管理信息的精细化。
三是“双轴化”管理体制。整合政府城市管理职能,并将监督职能剥离出来,与管理职能并行,对全区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和处置结果进行监督评价,形成了监督轴和指挥轴“两个轴心”。
四是城市管理信息实时采集。利用技术手段,实现了在城市各种复杂环境下进行图文声一体的数据采集和实时数据传递,监督员主动、全面巡查,解决了信息滞后问题。
五是再造城市管理流程。打破了传统的层层上报机制,形成了七步闭环工作流程,克服了原有流程没有监督回流且速度缓慢的弊端。
六是建立了客观、动态、科学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这六大创新点支撑起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一片新天地。
运行14年来,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解决了原有的管理空间划分不合理、管理对象不具体、监督不到位、责任不落实、信息获取滞后、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将网格化拓展到文明城区常态化建设,建成“文明城区网格化数据分析平台”,将测评指标与网格案件信息对接,常态监测文明程度,将阶段性的突击创建转为日常的习惯养成。作为主编单位编写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系列行业标准体系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国家标准,被列入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建设成果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20余项,并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教学实践基地。网格化体系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东城区被确定为全国和北京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在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信访代理制”、“城管综合执法机制”等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形成了具有东城特色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
一是构建了“三级平台、四级管理”组织体系。设立了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街道社会服务管理分中心、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科学界定区、街、社区、网格的职责任务,并实现上延下联、整体运转。
二是划分了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单元。将全区划分为592个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将人、地、物、事、情、组织等基本情况全部纳入数据库,实现“网格全覆盖、工作零缝隙”,同时明确了网格职责。
三是优化了网格力量配置。每个网格配置了基础力量、特色力量和专业力量,形成“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力量配置模式。
四是搭建了信息化支撑平台。研发并上线了区、街、社区、网格四级信息系统,梳理政府部门业务事项,网格助理员可及时将发现的问题、情况分类上报,并纳入闭环流程,提高了社会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
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管理等领域的成熟应用,初步形成了网格化模式协同发展环境。现在网格化正在走出单一领域的模式建设,走向更广阔的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即网格化管理的提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