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平稳,基本满足城市快速发展需要,但长期以来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管理”,城市地下管线、地下通道、地下公共停车场、人防等市政基础设施仍存在底数不清、统筹协调不够、运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城市道路塌陷等事故时有发生。不少早期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开始老化,安全隐患逐步显现,迫切需要更新改造,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12月底,经国务院同意,《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建城〔2020〕111号)印发,要求在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摸清底数,掌握存在的风险隐患点并限期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和完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到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全覆盖,健全建设协调机制,提高建设效率,降低安全隐患及安全事故,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精神,各地人民政府基本都确定了牵头部门抓总。普查的目标是:查清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即查清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种类、数量、位置、属性及分布情况,建成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数据库;绘制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一张图”,形成全省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一张图”;建立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的动态更新与监测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现状及变化情况,为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管理、更新等提供智能化信息服务。普查范围为各市、县(市、区)确定的城市建成区内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通道等市政道路及街巷和公园、广场等其他公共区域,以及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铺设的主干管线范围,穿越普查区或在普查区外的地下主干管线范围。各市、县(市、区)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逐步开展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其他居民区等内部地下设施普查。普查对象主要包括普查区内地下管线及附属设施(窨井盖等)、地下通道、地下公共停车场、人防工程、废弃工程及地下城镇污水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以及穿越普查区或在普查区外的地铁、地下主干管线等(输电、通信、输油、输气、供水、原水),地上地下一体化普查,以保持其联通性和连续性。 1► 普查技术指标 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普查日期采用公元纪年,时间采用北京时间。 管线点探查精度:明显管线点埋深量测中误差不大于25mm;隐蔽管线点探查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大于0.05h,埋深中误差不大于0.075h,其中h为管线中心埋深,单位为mm,当h<1000mm时以1000mm代入计算。 管线点测量精度:管线点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不大于50mm;高程测量中误差不大于30mm。 其他市政设施测量精度:其他市政设施明显构筑物点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不大于50mm,隐蔽构筑物点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不大于250mm;设施地面高程测量中误差不大于150mm;地下建筑物结构净高量测中误差不大于25mm。 2► 普查实施流程 总体思路:充分利用现有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资料,应采用现状调绘方式补充缺失信息,形成完整统一的普查成果。整体普查流程如下: 1)资料收集、分析与评估 资料获取单位一般为市政设施所在地的管理部门或权属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市政设施的管理系统、市政设施所在地的城建档案馆或原建造五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对收集到的资料充分分析,第一种通过完成时间判断:一般现势性较好的作为最终的数据来源资料;第二种根据资料类型及来源判断:各类地下市政设施数据库>竣工数据>设计数据>管理数据>其他数据;第三种根据资料验收、监理情况判断:第三方测绘质量主管部门>第三方普通部门>专家验收会>监理验收>甲方验收。资料类型判断:影像资料(可提取判断信息)>数字化资料>纸质资料。 坐标系统转换:一般为城市独立坐标系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分析原有数据坐标系,可使用城市坐标系转换参数可直接通过软件转换,如果没有转换参数,可通过城市级控制点,换算转换参数。两种转换方式都要评估精度,达到规范要求。 分析与评估资料数据属性的利用情况: a)直接利用:资料属性可直接利用。 b)间接利用:资料属性需要转换、加工、整理后可利用。 c)现场调绘,资料数据无法使用,需要现场调绘属性信息。 d)深度收集资料,现场调绘无法获取属性信息,需要深度查找资料,如一些管理信息需要深度了解各个部门设置,或询问设施管理部门。 资料的收集、分析与评估是对整个实施流程后续步骤有指导意义,也是内业指导外业的一个重要体现,资料使用得当可以提高普查效率,也可以提高普查的质量。 2)实施过程 资料收集对外业调绘具有指导作用,在普查实施过程中将信息收集与分析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实施过程中分别设置信息收集组、外业调绘组、数据整理建库组。 信息收集组:与相关部门对接,获取基本信息数据供数据处理组使用;从外业调绘组获取缺乏信息数据设施状况,补充收集信息,指导外业调绘组信息核查与信息采集。 外业调绘组:主要工作内容接收外业调绘基础数据,调绘外业信息(分布、属性、尺寸、隐患等),完善调绘数据。调查探测管线、管道外观检查、配合测定管线位置高程信息;管廊起终点定位、配合测定管廊起终点地面高程信息;测定人行地下通道尺寸,位置、通道内外观检查、配合测定起终点地面高程信息;地下道路需核实修正路幅车道信息公交情况等信息、检查路面隐患情况、检查道路附近施工情况、调查现有重要场所信息、调查其与其他线状设施存在的平行交叉情况,调查范围内地下道路设施情况、配合测定起终点地面高程;调查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情况及起终点(出入口)地面高程;调查人防工程起终点(出入口)高程;调查废弃工程位置高程等信息。对比测区现状与现有收集数据,判断暂无资料设施类别,调查信息上报,项目统一收集项目信息。 数据整理建库组:按普查需求整理收集资料,分类建档。纸质(图纸、表格、报告),电子(矢量数据、电子表格、图形扫描文件、照片、信息系统数据库)。整理地形底图,划分普查单元(编号、命名),建立初步市政设施数据库,录入导入管理信息(来源建设档案、竣工资料)、设计资料普查信息(来源设计资料、竣工资料、信息系统信息)。整理工作底图,整理数据库,制作分发外业调绘基础数据(db3)。外业调绘数据检查入库,成果整理、成果输出。 3)质量控制 成果质量实行“两级检查”和“一级验收”制度。项目部一级检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二级检查和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的验收,其中项目管理单位组织验收前,普查成果及数据库需经测绘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检(质监站)验合格。 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应在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或检核工作完成并经检查合格后进行,将采集的数据成果以普查区域为单位分类进行处理。采用数据检查软件对录入或导入的探查或测量成果数据进行100%的校核与检查,对检查出的错误应进行实地核查、改正,改正后应进行复查。 5)成果提交与入库 纸质资料成果主要为文档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质量检查报告、设施权属(管理)单位审核确认书、质量检验报告、验收意见等。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的成果图包括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单元分布图、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分布图、各类专题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分布图。分布图以项目普查范围为单位,命名分别为“普查区域名称+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单元分布图”“普查区域名称+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分布图”“普查区域名称+专题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分布图”,以普查范围内1:500或1:2000地形图为基础背景图。电子数据包含数据库成果、文档成果扫描件及设施相关附件成果。 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的地下生命线,事关城市的安全运行、健康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等目标诸多城市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及时做好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动态更新,为地下空间的管理开发应用夯实空间数据基础。